日期 :
2019-12-02
單位 :
社會實踐辦公室
【社會實踐辦公室訊】
走路和地方創生有什麼關係?社會實踐辦公室於11月25日邀請到「plus kaga」計畫實踐者稻村行真,於本校進行「桃園-烏來100km步行,徒步尋找日本人之旅」成果發表會,吸引許多本校教職員及學生熱情參與。稻村行真在11月21日至24日間,不僅以「尋找離鄉日本人」為目的來到臺灣,也在本校社會實踐辦公室的建議之下,沿著烏來臺灣日治時期的隘勇線舊道,以近年興起的考現學觀察方法,進行100公里的徒步壯遊,藉以體驗北臺灣近山社區的風土文化,在行進間也讓他思考著存在臺灣裡的「日本人」樣貌。
「plus kaga」是一支大學生社區創新營隊,由日本加賀市設立來推動地方創生,鼓勵大學生投入社會設計。自2014年開始,日本政府提撥經費,大力推動地方創生政策,中央政府以鼓勵青年「移居」為主軸,希望能挽救因人口減少而即將消失的鄉鎮。加賀市,一個日本北陸知名的溫泉鄉,因為人口老化與外移嚴重,被預警為2040年即將消失的城市之一,過去五年推動各項實務性措施,盼望扭轉未來人口將要減少30%的命運。而許多以改造社區以及創造優質生活的營隊也因應而生,「plus kaga」即為其中之一。為吸引大學生體驗加賀市,團隊特別邀請東京慶應大學教授三島由樹,舉辦「plus kaga」大學生集訓。透過 7天嚴格實地訓練,讓日本各地前來參與的大學生迅速成為社區議題專家,並且運用他們無邊際的想像力,來為在地人尋找社區議題的創意解決方案。政大社會實踐辦公室的同仁即是在此營隊結識稻村行真,開啟此100公里徒步行銷的交流契機。
稻村行真在「plus kaga」的實踐方案中花費15天從東京步行至加賀,沿途尋訪老宅活化案例,為加賀市老宅(古民家)的活化,蒐集日本各地的創意方案,製作報告回饋給加賀市,希望為加賀市的老宅活化,有所貢獻,成效卓著,獲得臺灣媒體追蹤報導。為鼓舞本校學生透過在地參訪,發展有益在地產業發展及解決社會問題的行動,社會實踐辦公室特邀請稻村行真來臺,分享其創意的實踐,以徒步方式體驗臺灣社區文化,並且拜訪沿途離家在外的日本人,蒐集離家人對家的回憶,以及在臺灣生活的點滴,作為日後大學實踐專案發想的參考啟發。
分享會除了在地學生還有中國大陸與泰國學生到場聆聽,足見本校國際連結的實力,現場並準備日翻中、中翻泰兩層的即時口譯,協助跨國籍的同學們充分體會稻村的分享。在同學們的提問下,稻村補充說明他曾和受訪者比較臺灣人與日本人的差別,如日本人較拘謹保守,臺灣人較隨性而勇於挑戰新事物,還有日本人出門前會花很多時間打理行裝等等。另外,臺灣廟宇的繽紛、靈堂很華麗等等都令他留下深刻印象。他並提及近年興起的考現學觀察方法,這是一個相對於考古學的概念,後者講求專業學術訓練,而前者是一門日常生活紀錄,不論是誰只要保持童心與好奇,人人都能從觀察生活細節找回新鮮的體驗,成為自己的考現學家。
稻村行真也鼓勵在場的許多同學們,實踐並非一件困難的事情,走路也可以獲得對地方人文的新體驗,也可以激發對於社區設計的更多想像,最為難得的是與陌生人接觸之後的溫暖與熱忱,而這就是他用徒步做社會實踐的最大動力。在未來,他會透過網路自媒體、發表會、文創商品等形式進行此次經驗的走路行銷,擴散這次體驗的感染力。他甚至計畫徒步至世界各地,其中一站會回到臺灣,目標是體驗原住民文化,期待他再度訪臺,發掘臺灣的各種美好,重新詮釋臺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