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事務學院訊】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於2025年11月19日舉辦「Reflection on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Relations of Peace and War: Israel–Iranian Case as a Model」專題演講,邀請科威特大學國際關係學系 Abdullah Yousef Sahar Mohammed(阿布都拉)教授擔任主講人,由本院崔進逵老師主持、魏百谷副院長共同與會。本次演講聚焦科技如何重新塑造國際衝突形式,針對以色列與伊朗的對抗作為代表性案例,提出對新全球秩序、科技競爭與國家安全概念變遷的深刻反思。
《科技革新與國際關係的新典範》 阿布都拉教授指出,科技已成為決定國際權力分布的核心力量,人類如今正面臨第四次工業革命,AI科技已經深刻改變國際秩序,當代對於用戶行為、生物特徵、演算法等數據的掌握遠超乎我們想像。他強調,科技已顛覆傳統的主權與國安觀念,使虛擬空間、社群平台與數位資訊成為新的權力競逐場域。非國家行為者因科技而迅速擴張能力,使得網路恐怖主義、網路操控與科技滲透取代傳統軍事衝突,成為國家安全的重要威脅。 在外交層面,科技亦重新塑造國家之間的互動方式。阿布都拉教授引用 Joseph Nye 的「軟實力」概念及Richard Rosecrance的著作,指出「虛擬國家」的概念將逐漸在國際關係領域被討論,如何運用科技敘事、科技品牌與網路治理能力,已成為國家間競爭的重點。
《美中科技競爭與新全球秩序》 談及當前全球情勢,阿布都拉教授強調,科技競爭已成為美中角力的主軸之一,世界前百大科技企業中,亞洲占比快速攀升,反映科技力量正推動全球重心東移。在資通訊領域,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生產國之一,並透過科技投資、技術輸出與情報網絡布局擴大影響力,許多科技巨頭也因掌握數據與演算能力而更具決策話語權。
《科技、衝突與和平:以伊朗—以色列關係為例》 在分析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時,阿布都拉教授指出,兩國之間的較量,本質上已經從傳統地緣政治衝突演變成一場科技實力的競賽。過去十年間,科技暗殺行動層出不窮,雙方的科技專家遭鎖定並攻擊的案例不在少數,反映科技戰爭已成為現代衝突的重要手段。以色列國防軍在加薩衝突中已經投入 AI 系統輔助來鎖定目標,甚至被稱為「全球第一場 AI 戰爭」;而伊朗則依靠無人機、導彈技術與資訊偵蒐能力維持其區域威懾力。科技的影響力將深刻改變衝突型態,心理戰、資訊戰與情報戰將成為趨勢。
在問答環節中,與會者關心科技戰的國際規範問題。阿布都拉教授坦言,目前缺乏有效的全球法規框架,因各國皆不願在科技競賽中落後,也使得人才、資安與 AI 技術成為競逐焦點。他指出,部分科技公司確實與國家合作提供敏感數據,使科技公司也可能違反國際法,但如何歸咎責任仍是一大難題。
談及科威特在中東局勢之中的定位時,阿布都拉教授指出,科威特一直嘗試擔任區域調停者的角色,對外奉行平衡外交的政策,此外,科威特也致力於國際援助的行動,致力為國際和平做出貢獻。
最後,阿布都拉教授強調,科技已徹底改變和平與戰爭的意義,未來的國際關係研究不僅需掌握地緣政治脈絡,更需理解科技力量如何重塑行為者能力、戰爭型態與全球秩序。
國際事務學院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6286703114&locale=zh_TW
國際事務學院院網: https://ocia.nc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