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霜降日迎114年春「秋」專書茶會暨書展  匯聚跨領域學術能量

日期 : 2025-10-30 單位 : 圖書館

【圖書館訊】

圖書館於10月23日假達賢圖書館七樓羅家倫講堂舉辦114年秋季「春秋專書作者茶會暨書展」,此日正值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象徵著自然的收斂與智慧的沉澱,也寓意學術思想經歷一整季的孕育與成熟,化為文化與知識的豐收。該日舉辦「春秋專書聯合新書發表會」,不僅活動與時節相呼應,更期盼藉此展現學術研究的持續傳承與思想成果的交織綻放。此次活動邀請李蔡彥校長、陳樹衡副校長、徐士勛研發長、政大出版社廖棟樑總編輯及吳思華講座教授等師長蒞臨,共同見證這場學術饗宴。

圖書館首於113年10月23日舉辦全校聯合新書發表會,藉著春、秋兩季的聯合新書發表會擴散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範疇,故而李蔡彥校長表示,春秋聯合新書發表會已成為我們政大的傳統,每到這個時節,總能看見一本一本新書出版,這些都是學校最寶貴的資產;AI或許能夠複製、綜合,但是無法取代原始創作。新書出版對於人文社科的老師來講是非常重要的管道,各種評鑑對專書的重視不夠,讓老師的著作多做發表,是我們值得珍惜的,這是一場愛書人的聚會。陳樹衡副校長則引用法國哲學家巴斯卡(Bl aise Pascal)的箴言:「人類的所有問題,都源自人無法獨自一人安靜地待在房間裡」,勉勵大家藉由書本的陪伴,擴展自己的視野,整體社會的素養會隨之有所提升;而這次有兩位外籍老師參加新書發表會,正是政大國際視野的展現。陳副校長也說:雖然在每次籌辦過程中,難免會面臨各種挑戰,但只要想到書籍對靈魂的滋養,以及人們對知識的渴望,便能感受到推動閱讀的意義與價值,書香社會也將因此持續往更美好的方向發展,而圖書館正是這個過程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存在。徐士勛研發長認為,專書出版的影響力更甚於學術期刊,且受眾更廣,他也特別提醒師長們,可向政大出版社申請專書出版補助及學術性專書獎。廖文宏館長特別介紹現場書展將移至中正圖書館二樓經典書房繼續展出(至11月30日)。此外,還有線上主題書展與11月5日徐安妮老師的真人圖書館等活動,皆為新書發表會系列,歡迎大家蒞臨參與。

依據研發處所提供114年1月至9月出版專書之資料,共有38位作者,總計51本新書出版,今日則有10位作者蒞臨發表15本新書之著作緣由或內容。

序號

 

發表者

/系所

1

Im Spiegel der All-Einheit. Selbst- und Weltbezug im chinesischen Mittelalter

馬愷之 教授

哲學系

2

(1)平反的起點:二二八事件的民間研究與紀念敘事

(2)中國現代史(增訂十版)

(3)台湾民主化の先駆者 雷震伝

薛化元 教授

台灣史研究所

3

《現代湘語與六朝南北方言歷史關係述 論》

吳瑞文 教授

中國文學系

4

(1) QS校長建置數位管理系統與型塑優質學校關係之研究

(2) 幼兒園園長經營創見之實務解析:建構幼兒學習的詩性空間、實踐課程和核心素養  

林進山 副教授

教育學系

5

多元化公共圖書館服務

陳世娟 副教授

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6

島嶼離返:台灣文學的戰時記憶與敘事

再現

羅詩雲 助理教授

台灣文學研究所

7

Vernacular Chinese-Character Manuscripts from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賀大衛 教授

民族學系

8

(1) 教育哲學

(2)白水老人韓雨霖傳記(一)

(3)白水老人韓雨霖傳記(二)

(4)白水老人韓雨霖傳記(三)

陳幼慧

教育學院

9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Taiwan: Fusion and Inclusion

杜容玥 副教授

華語文教學博碩士學位學程

10

突破思維框架: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服務

創新

蕭瑞麟 教授

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吳思華講座教授在閉幕致詞中特別提及參加聯合新書發表會猶如進入學術大觀園,來自各個學術領域的交會而有跨領域的學習機遇。一個好的學術產出有「嚴謹」、「重要」及「相關」三個要素,在人文社會科學,因為人們一直改變,較難以做到絕對「嚴謹」,但「相關」及「重要」二項,在座學者則有更大的貢獻。感受到每一位的研究都跟自身有很大的關聯性,展現旺盛的生命力,而專書架構的分析視角更是寬廣、重要且長遠,專書最大的意義是: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點用特定的眼光記錄一件重要的事情。最後也勉勵在座學者,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故事與讀者對話,浮現生命的意義。

霜降之日,萬物收藏,天地靜美。願這場新書發表,不僅是學術成果的展示,更是智慧的凝聚與文化的傳承,也期盼藉由這一系列的出版與交流,讓學術成果持續發光發熱,延續知識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