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訊記者王建程報導】
2025「超政新生定位營」於8月26日至28日熱鬧登場,今年已邁入第19年,持續陪伴兩千餘名新鮮人邁出大學生涯的第一步。今年活動最受矚目的亮點之一,莫過於知名 YouTuber、經濟系校友 HowHow(陳孜昊) 的驚喜現身,他以幽默卻真摯的分享,勉勵學弟妹勇於探索、好好生活,許多新生紛紛舉起手機記錄這難得一刻,笑聲與掌聲交織,將活動氣氛推向最高潮。
「在這裡沒有不可能的事,只看你願不願意嘗試和挑戰。」校長李蔡彥以「三個多」:多探險、多挑戰、多參與,勉勵新生勇敢超越自身學系疆域,廣泛涉獵跨域知識,並延伸至校際交流與國際連結。他進一步點出「五個並重」,提醒新生在大學生涯裡兼顧身心健康、課堂內外學習、人文與科技、專業與通識,以及在地與國際,期許大家在均衡學習中體現並實踐政大校訓「親愛精誠」。
面對人工智慧與資訊科技浪潮,李蔡彥強調「人文精神是引領科技發展的關鍵」,勉勵新生既要堅守人文底蘊,也要具備數位素養,成為新世代的領航者。同時,他提醒專業教育固然重要,但通識教育更能培養廣博知識、批判思考與跨域溝通的能力,為未來奠定基礎。
學生會會長陳昱靜表示,身為學生經常感到被時代推著前行的無力,在公領域意見分歧之際,他表示學生能夠做的是雕琢理解與對話的能力,「從而更虔心的面對展示在我們面前複雜的光譜,而非用標誌與二分法抹殺所有對話的可能性。」陳昱靜指出,參與校務治理、校系學會或社會組織,都是學生嘗試回應的方式,不應被視為不可言說之舉。
陳昱靜提及:「我們當中的部分人未來可能將在人文無用的質疑聲中屢屢受挫,實證主義的信奉者從不放棄在對岸呼喊你回頭。真正的事實卻是,理性能夠告訴我們:答案往往有限。」學生會副會長張庭瑜則回應,人文價值雖不符績效至上的判斷標準,但正因如此,更能讓人們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保持敏銳感知與持續思考,「理解他人,洞察社會,感受世界,並以此為基礎反思自身的定位。」
校內各行政單位於典禮中帶來精采呈現與播放解說影片,介紹各處室業務範圍及校內多元資源。學務長蔡炎龍期許新生將政大視為探索與學習的樂園,並以「好玩」的態度面對挑戰。蔡炎龍分享「員瑛式思考AI生成機器人」,系統設計為無論面對何種提問,都以樂觀語句答覆,藉此鼓勵同學學習韓國偶像團體IVE成員張員瑛的正向思考。
國合長陳憶寧則以「國際移動力就是你的超能力」鼓勵新生,持續精進英文能力,並把握海外交流與實習機會,將政大的探險地圖延伸至全世界,在航程中累積國際視野。來自東南亞語文學系的新生羅育琪、陳鈺伶亦表示,期盼能赴印尼實習,讓課堂所學在異地落地生根。
今年最受矚目的亮點,是知名 YouTuber、政大經濟系校友 HowHow(陳孜昊) 的驚喜現身。他在「大學STEP ONE」中以幽默卻真摯的語調分享大學回憶,特別提到自己選擇科系時曾一度迷惘,直到26歲才逐漸確定方向。他笑說當初選經濟系是因為以為能「賺大錢」,後來才發現經濟系甚至不在商學院;大學期間,他最喜歡的卻是為系上拍片、剪片,和朋友們一起看成果、大笑的時光。
HowHow 分享,大五赴美國交換的經歷成為人生轉捩點。當時學校位在玉米田中,環境單純,讓他有機會靜下心思考未來。他曾計畫攻讀 MBA,追求高收入,但最後誠實面對自己,決定投入影像創作,並赴國外攻讀相關研究所,最終走上 YouTuber 之路。他說:「當初拍片不是因為能賺錢,而是單純因為喜歡。」
他勉勵學弟妹,大學是一段自由卻需要自律的時光,不要只專注課業或履歷,而要勇於嘗試、好好認識朋友、享受生活。他強調,這些朋友與回憶才是最珍貴的收穫,「如果人生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政大,因為沒有政大,就不會遇見影響我人生的朋友, 也很可能不會發現真正喜歡的東西。」現場同學掌聲與笑聲不斷,氣氛推向最高潮。
2025超政新生定位營包含「社團文化祭」、「焦點工作坊」、「指南探索趣」等探險旅程,引導新生探索資源、體驗社群、建立連結。期盼每位新生都能在這趟旅程中收穫成長與感動,從政大啟航,航向屬於自己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