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訊記者吳妤潔報導】
本校113學年度「導師績效獎勵」近期公布優良導師獲獎名單,由卞中佩老師(創國學士班)、 古育安老師(中文系)、 孫士勝老師(資訊系)、 湯家偉老師(教育系)、 黃政仁老師(會計系)獲得優良導師殊榮。
導師績效獎勵旨在獎勵與強化各院及系所之導師輔導功能。評選標準包括候選導師自行提供之「一般導生輔導情形」、「師生互動及學生回饋情形」、「導生特殊或重大事件輔導情形」與其他導師知能相關活動或具有創意的師生互動情形等資料外,並參酌學務處彙整之補充資料包括「年度學生網路推薦優良導師活動回饋資料」、「參加全校性導師輔導知能相關活動出席紀錄」和「導生輔導相關補充資料」。
本屆榮獲優良導師的老師不僅在平時的校園生活中細察學生的學習脈動與人際狀況,更在他們心生困惑、前路茫茫時,及時引光,給予建議及關愛,完美體現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的精神與風範。
跨文化溝通與教學熱情兼具──創國學士班助理教授卞中佩
卞中佩不僅能將複雜的知識以淺顯易懂方式傳授給本及與外籍學生,並致力於學生心理與專業發展的陪伴。他常主動利用課外時間,協助學生參與各項競賽與跨域產學合作,讓學生在實作中精進能力。
面對個別學生突發狀況,卞老師亦展現非凡的敬業精神和同理心,靈活運用跨文化溝通能力,協調多方資源,妥善應對危機。其熱情與付出,不僅提升學生信賴感,也成為校園中難能可貴的身教楷模。
如春風化雨般的陪伴者──中文系助理教授古育安
「對未來還沒有方向的我感到焦慮而迷惘,而育安老師很好地誠接住了這份不安。」學生如此形容古育安老師的溫暖陪伴。他就像春日的暖陽,不求回報地付出時間、愛與關懷,為學子的大學生活注入溫暖,讓學生得以安心向學。他樂於與學生交流、傾聽學生意見,也時常寫信給學生,關心他們在校外的生活,不只如此,在系上準備重要活動如迎新宿營、文化盃時,古育安老師都會親自到場支持,成為學生的後盾;當學生遭遇學業困難或情緒瓶頸,也總能適時給予指引或媒合資源。
對於學生而言,古育安老師是亦師亦友般的存在,也是導師制度的實踐典範。
學術與情感支持兼顧──資訊系助理教授孫士勝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很高興能夠成為老師在政大的第一屆研究生。」資訊系孫士勝老師的學生在信末如此寫道。
今年度,孫士勝老師指導了資訊系大二、大三、大四、碩一、碩二以及資訊安全碩士學位學程碩一、碩二學生,除導生聚、導師訪談外,亦多次籌辦企業參訪活動,拓展學生視野。
孫士勝不只提供學生許多課業與研究上的幫助,也十分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心理狀況。其指導的研究生曾因感情問題而意志消沉,孫老師不僅給予研究建議外,也不吝傾聽學生心聲、表達深切關心,更以自身故事鼓勵學生。
書信往返間,孫士勝老師對學子的關心表露無遺,該學生於信件文末的話語,則深刻體現一位好老師對學生的珍貴意義。
打造支持系統的橋梁──教育系副教授湯家偉
教育學系副教授湯家偉懷抱著對教學的熱忱以及對學生的悉心指導,深受系上同仁與學生敬重。
新生入學時期,湯家偉老師以小組形式舉辦導生聚,使師生更易於交流和熟悉彼此,為更了解學生對學校適應、日常狀況等的問題,後續舉辦導生聚前,湯家偉老師都會進行匿名調查,整理出普遍性問題作為導生聚的互動重點,一併解惑。
為協助學生生涯探索,湯老師每次導生聚都會追蹤每個學生的學業以及生涯探索的實際狀況與問題,亦與系友及其他導師合作,邀請專家辦理講座或是學長姐分享師涯經驗。不僅如此,湯老師亦扮演學生與系所之間的重要溝通橋梁,積極與家長、其他教師和行政單位保持聯繫,確保學生擁有完善後援,展現對學生學習的重視及在乎。
從大一到大三始終如一的陪伴──會計系教授黃政仁
會計系教授黃政仁自接任導師以來,每學期舉辦的導生聚相關活動皆吸引同學熱情參與,聚會氛圍輕鬆愉快,更加促進同儕間的情誼和班級向心力,為系上學生留下溫馨而美好的大學回憶。除此之外,黃政仁老師在學生大一入學時便設立LINE群組,定期分享學術、實習和學校活動等資訊,提供師生彼此及時交流和互動的管道。
在學生大三面臨升學與就業抉擇之際,黃政仁老師則與學生進行訪談,幫助他們釐清生涯方向和未來規劃並予以建議。他形容,能為學生解惑,對身為導師而言「無疑是最有成就感、也最欣慰的事」,字裡行間透露出作為人師的喜悅與無私付出,學生則描述黃政仁老師對學生關懷備至,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好導師」。
(報導順序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113學年度國立政治大學度院系(所)導師績效獎勵優良導師獲獎名單:https://reurl.cc/2Q4L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