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自由新挑戰—美國雪城大學Roy Gutterman教授應邀蒞臨演講

日期 : 2025-06-18 單位 : 國傳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傳播學院國際交流中心訊】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於6月5日邀請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Roy Gutterman教授蒞臨演講,主題為「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面對挑戰的時代」(Free Speech and Free Press: Challenging Times)。Gutterman教授以三則引人關注的案例為引,包括前總統川普撤銷美聯社白宮採訪許可之事件,帶領現場聽眾深入探討言論自由、新聞工作者的安全與網路治理等議題。

Gutterman教授在演講開場時,簡要介紹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歷史背景,並以前副總統參選人Sarah Palin控告《紐約時報》誹謗案為例,說明在法律上證明「實際惡意」(actual malice)的挑戰。他指出,在數位時代,媒體更容易發佈更正訊息,這也是網路時代新聞業的一大優勢與特色。

其中,美聯社因拒絕將「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改稱為「美國灣」而遭白宮撤銷採訪證的案例,也成為他強調新聞自由的代表性事件之一。他強調:「第一修正案保障媒體有自主決定內容的自由,政府無權干涉媒體該報導什麼或如何報導。」

針對一則美國饒舌歌手Drake因歌曲中疑涉指控他人犯罪而提起的訴訟,Gutterman教授進一步區分新聞言論與藝術言論的不同。他指出,「音樂與藝術的言論自由受保護的方式與新聞有所不同」,並幽默補充:沒有人會期待饒舌歌曲裡的內容都是真實陳述,更不會期待有人在歌詞中正式指控別人犯罪。

本場講座吸引校內眾多師生到場聆聽,座無虛席。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委、現任臺灣匯流傳播學會理事長彭芸女士亦出席,並就記者保護問題提問。對此,Gutterman教授坦言:無論身處何地,記者都可能成為法律與暴力的攻擊對象。但即便如此,新聞專業的價值依然不可動搖。

學生提問則聚焦於媒體中立性與AI技術如何擷取與使用新聞資料。對於中立性問題,Gutterman教授指出,「中立」往往取決於觀者的立場與詮釋;而對於AI生成內容的責任歸屬,他則指出這仍是全球持續討論中的重要議題。

講座由政大傳播學院助理教授盧建誌主持,並代表學生向Gutterman教授請益,包括從新聞業轉往法律領域的建議,以及青年如何在當代環境下投身新聞工作。Gutterman教授鼓勵學生:找到自己熱愛的事,專注去做、做得好,並從中享受過程。

對於新聞產業面臨人才流失的現況,他則樂觀指出:新聞記者的訓練對任何職涯都有幫助,是進入其他專業領域的絕佳基礎。


|講者簡介|
Gutterman教授,現任雪城大學Tully Center for Free Speech主任,擁有豐富的新聞、法律與學術背景,長年專注於媒體法與言論自由議題,亦是此領域的重要聲音與推動者。

|主持人簡介|
盧建誌教授,畢業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研究專長涵蓋娛樂法、智慧財產權、網路治理、平臺責任、媒體創新與數位創業,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學系專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