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5-05-06
單位 :
國發所
【國家發展研究所訊】
國家發展研究所(以下簡稱國發所)與社團法人亞洲公共文化協會理事長、本校兼任教授李酉潭「臺灣政治」課程在5月5日共同邀請重量級學者、美國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教授到訪,針對「川普2.0時代的美中臺關係」進行專題演講,與百名政大師生和與會者進行交流和互動。
余茂春教授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在首任時已意識到到,美國自1967年以來對中國採取「求同存異」戰略,已對美國國家利益造成重大的損失,因此著力改變對華策略,把中共列為對美國國家安全的頭號威脅,也是他首任內最大的貢獻之一。
余教授說明,在川普重返白宮後,對中態度更加強硬。上任後的多項政策和行動皆是針對中國。例如美國著手調整貿易政策,透過關稅改變貿易不公平現象,同時堵塞中國利用經過第三國出口產品至美國的關稅漏洞。他提到,新一屆美政府採取透過經濟整合落實強化安全保障的做法,台積電赴美投資,通過在技術上的整合鞏固美國對臺灣提供更強的安全保障。他認為,臺灣在國際上有很多的優勢,建議臺灣應強化自身的防衞能力,爭取更多國際空間,可以以色列作參考。
在約一個半小時的答問環節,余教授回應經濟系莊奕琦教授、國關中心陳至潔副主任、湯紹成研究員、國發所所友,現任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曾建元與國發所魏玫娟副教授、王安亞助理教授等十餘位師生和與會者約20項的提問,涵蓋美臺關係、疑美論、關稅戰、美國對華政策、臺灣在國際關係上能發展空間和臺海局勢等多個領域。
在美臺關係方面,余茂春教授表示,美國歷任總統和法律表明反對任何一方用武力改變現狀,相信中國如果以武力攻臺,美國一定會介入,強調川普非常喜歡做交易,但絕對不會接受一個不好的交易,也不可能在臺灣問題上與中國進行交易。他認為,台積電不是護國神山,而是臺灣在國際政治上很重要的籌碼,強調就算沒有台積電作為籌碼,美臺關係也會走下去。他形容,臺灣的疑美論是不可思議、莫須有和沒有存在的必要。
余茂春教授進一步說明對兩岸關係的看法。他表示,所謂的臺灣問題並不是臺灣是否中國一部份的問題,而是專制與自由、獨裁與民主的對抗問題。又說,對於中國而言,所謂的挑釁並不是臺灣領導人說什麼、不說什麼,而是臺灣的民眾、臺灣的選舉和大罷免等民主機制的存在,因為專制政府最怕的就是民主和自由。
余教授認為,臺灣在國際上有很多的優勢,臺灣應該爭取更多的發揮空間,能在醫療、社會福利、禁止販毒和非法捕漁等領域,與周邊的國家像日本、菲律賓和越南等建立夥伴關係,並用以色列為例子,即使沒有美國的幫助也能自強,建議臺灣模仿以色列,強化自身的防衞能力。
對於美中關稅戰,余茂春表示,中國是一個以出口為主經濟實體,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遠大於美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並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乘坐的專機也是波音飛機為例,說明中國對美國技術和零件等的依賴,以反制應對美國加徵關稅的政策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認為美中關稅戰當中,中國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沒有能贏的點。
國發所所長黃兆年表示,余茂春教授曾擔任美國國務卿中國政策規劃的首席顧問,是美國對華政策以至全球地緣政治戰略,從1970年以來發生歷史性轉折的重要推手之一,並引述去年曾到政大訪問的美國資深漢學家林培瑞(Perry Link)教授說,余茂春教授是美國歷屆政府的中國政策圈內少數真正懂中國和看透中共的專家學者,感謝他對多名與會者提出的不同問題均有問必答,更了解美國在地緣政治佈局的目標和手段和美臺關係的影響。
此外,余茂春教授演講前,首先造訪國發所﹐與國發所老師們及經濟系王信實老師進行短暫會談;隨後拜會社會科學學院,楊婉瑩院長誠摯歡迎余教授遠道來訪,並就現今大學發展狀況與余教授進行深入意見交換;演講結束後,余教授出席黃兆年所長規劃之「川普2.0美中臺關係」議題座談餐會,本校副校長、經濟系特聘教授陳樹恆也到場交流,並感謝余教授到政大分享其經驗與專業。余教授表示,他在25年前的總統大選期間就首次造訪政大,也親身見證臺灣的民主發展,形容臺灣的民主轉型是世界非常成功的案例。他對於臺灣學術界和民間均對美國現況的關注,以及對自身民主參與的熱情深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