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根州立大學Dr.Shillair分享科技應用中的風險與效益

日期 : 2025-04-07 單位 : 傳播學院

【傳播學院訊】
2025年3月28日 – 國立政治大學(NCCU)國際傳播碩士英語學位學程(IMICS)榮幸邀請密西根州立大學(MSU)媒體與資訊研究所研究生學程主任 Dr.Shillair 蒞臨,發表一場題為 「溝通未知:如何在科技使用中減少風險、增加效益」 的精彩演講。本次活動深入探討在快速發展的科技環境中,如何有效進行溝通。

 

活動一開始,IMICS 主任、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林日璇特聘教授暨 MSU 校友熱烈歡迎 Dr. Shillair 蒞臨政治大學,並介紹正在籌備中的NCCU與 MSU 交換學程。該計畫允許學生僅需支付政治大學本地學費,即可前往 MSU 修習最多 9 學分課程。林教授強調,能與 MSU 展開合作交流實屬榮幸,並期盼未來雙方能夠拓展更多學術合作。

 

Dr. Shillair 作為網路安全、風險傳播與數位素養領域的知名學者,分享了她對於新興科技如何影響個人及組織的深刻見解。她的演講圍繞以下五大重點展開:
•    我們都面臨許多未知
•    資訊即權力來源
•    資訊的取得與使用是一場權力鬥爭
•    科技徹底改變了資訊的獲取方式
•    使用或不使用科技皆涉及成本與效益的權衡
這些觀點強調,負責任的科技溝通至關重要,以減少潛在風險並提升科技對社會的正面影響。

 

在演講中,Dr. Shillair 指出,資訊是一種權力來源,並以近期發生的 Target 資料外洩事件為例,強調了解科技風險與利益的重要性。

談及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時,她提到 AI 雖能減輕工作負擔,但使用者必須在採納 AI 產出的資訊前進行雙重驗證。此外,她還分析了美國的疫苗遲疑(Vaccine Hesitancy)與「地平說」(Flat Earth Movement)現象,指出這些現象與假資訊(Disinformation)及錯誤資訊(Misinformation)的氾濫密切相關,並導致部分民眾誤以為疫苗對健康的風險高於其益處。

 

探討資訊權力後,Dr. Shillair 進一步談及網路安全議題。她以 MSU 近期發生的電子郵件駭客攻擊事件為例,指出多名教授的電子郵件帳號遭駭,導致敏感資料外洩。她強調,雙因素驗證(Two-Factor Authentication)是保障帳戶安全的重要措施。此外,她還指出,媒體素養教育在應對科技風險時同樣至關重要。她還向現場觀眾示範如何建立安全性更高的密碼,讓在場與會者重新思考自身的密碼設定方式。

 

本次活動吸引來自 IMICS 的學生、學者及科技傳播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熱情參與,現場觀眾積極提問並進行討論。國際合作事務處(OIC)主任、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陳憶寧特聘教授提問:「在目前尚無 AI 相關法規的情況下,社群媒體該如何應對深偽技術(Deepfake)與假資訊(Disinformation)?」對此,Dr.Shillair 回應,社群媒體平應主動自我監管,以減少這類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她也指出,由於此類自律規範可能與平臺的營利模式相衝突,目前並非所有社群媒體公司都願意採取積極措施。

 

Dr. Shillair 的到訪進一步彰顯了 IMICS 在國際傳播與科技議題上的學術前瞻性。透過邀請頂尖學者,IMICS 持續為學生與學者提供寶貴的學習機會,深化對於科技與傳播交匯點的理解。
本次活動不僅拓展了與會者對於科技風險傳播的認識,也促進不同學術與專業領域的跨界交流。活動最後安排了交流環節,讓與會者能夠進一步探討學術理念,並尋求潛在的研究合作機會。
隨著科技持續改變人類的互動與溝通方式,此類學術活動凸顯了學術對話的重要性,幫助未來的傳播專業人才迎接科技帶來的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