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賢圖書館「生命樹捕夢網」手作工作坊 在春日編織夢想與療癒心靈

日期 : 2025-03-28 單位 : 圖書館

【圖書館訊】

達賢圖書館在3月21日春意盎然、陽光和煦的午後,舉辦「生命樹捕夢網」手作工作坊,邀請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志工、亞太園藝治療師詹立筠及助理團隊,帶領30多位教職員生、退休人員與社區民眾進入花草香氛、藝術創作與心靈靜心的氛圍,展開與自我對話的手作旅程。

捕夢網(Dreamcatcher)起源北美印第安文化中的一種手工藝品,使用柳樹做框,中間編織著鬆散的網或蜘蛛網。根據部落傳說,夜晚飄浮在空氣中的夢境會被捕夢網網住:好夢會穿越中心的圓孔,滑入沉睡者的夢中;惡夢則會被困在網中,隨著清晨陽光消散。捕夢網的結構由圓形編框與細緻網線組成,象徵生命循環與自然的智慧,而掛在下方的羽毛或珠飾,則代表祝福、指引與心願的傳遞。「生命樹捕夢網」進一步結合生命樹的意象:深根大地,枝葉繁茂,象徵成長、連結與希望。此設計不僅是藝術創作,也是將內在心念具體化的過程,帶著與自己、與世界建立連結的意涵。

活動現場佈置溫馨自然,四周以樹木枝幹與綠葉布置成展示捕夢網的家,桌面陳列著天然香草植物與繽紛美麗的永生花,詹立筠特別準備的四款香草茶給學員飲用,在進入編織之前先以新鮮花草茶洗滌身心靈,拋開瑣事與煩擾,感受芳香植物的療癒力沉澱靜心。

詹立筠簡要介紹捕夢網的文化由來,接著說明生命樹捕夢網的架構,以10股對折繩結將樹根牢牢固定,再透過整股線扭轉產生強壯的樹幹,接著將剩餘線繩對稱拉伸,逐步構築出枝節蔓延的形貌。隨著線繩的排列與扭結,不同的樹形紛紛誕生,有的挺拔有力,有的婉約纖柔,呈現出每位參與者獨特的手感與心境。現場有一位年逾七旬的活潑退休人員不斷發問,透過提問帶動整體學習氛圍,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讓教學現場洋溢溫暖與笑聲。

等到生命樹的結構完成後,先以深綠或淺綠苔癬鋪底,再點綴各種永生花材,詹立筠一直強調這不是插花,不需放上過於飽滿的裝飾,適度的留白與妝點,讓枝幹結構若隱若現,更能真實呈現生命樹成長的樣貌。大家的作品風格迥異,有人運用大地色系搭配白色花朵,創作出沉穩典雅的作品;也有人選用鮮艷的橘黃、玫瑰紅,搭配繽紛花材,展現活力與希望;還有學員捨去苔癬與花材,選擇以簡潔乾淨的繩結呈現枝幹,反而格外地有生命力。每一件捕夢網都是參與者獨一無二的生命印記,是專屬於自己的夢想與祝福的象徵。最後在老師的引導下,學員們靜心閉眼,拿著自己的作品誠心祝禱,將思念、願望或感謝投注其中,為這場手作旅程畫下溫暖與寧靜的句點。

達賢圖書館期望透過這類融合文化、藝術與療癒的活動,讓閱讀空間成為心靈滋養的場域。未來也將持續舉辦更多與生活美學、手作療癒、心靈成長相關的活動,下一場活動將於4月19日登場:「走畫達賢圖書館」寫生比賽,歡迎共襄盛舉,在春暖花開之際走入綠意盎然的達賢圖書館,透過畫筆與色彩,沉澱心靈、感受生命的流動。

走畫達賢圖書館 https://forms.gle/VCv4eBQZ4nU4fpav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