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中心與國際關係學會合辦座談 聚焦美國總統大選

日期 : 2024-11-26 單位 : 國際事務學院
【國際事務學院訊】
本校國際事務學院美國研究中心與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於11月8日共同舉辦「2024美國總統大選:結果與意涵」座談會,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吳玉山擔任主持人,本校國際事務學院院長連弘宜、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李大中、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及政治系主任陳欣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歐盟莫內講座及臺灣歐盟中心主任蘇宏達擔任與談人。本次活動吸引約100餘位國內外學術界與實務界人士出席。

吳玉山開場時指出,隨著美國大選落幕,美國與全世界又進入一個全新的格局,正好是研究國際關係的學者又可以積極研究的時機點。李大中首先回顧美國本次選舉的歷程,認為川普在7月間遭遇的意外就是選舉的轉捩點,而民主黨雖然陣前換將,但因執政包袱,加上經濟與移民問題處理未盡如民意,終至失敗。

陳欣之以權力轉移理論出發,探究未來的美中關係。他指出在美中當前高度競爭的狀態下,使得雙方在議題領域或地緣政治上要能和平劃域幾乎不可能,也註定美中未來必定是競爭高於合作的關係,而美國也會試圖延續其霸權地位。

連弘宜指出俄烏戰爭可能會面臨川普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而歐洲國家是否有能力及意願繼續支持烏克蘭將成為重大議題。當然,歐盟與北約對烏克蘭的支持值得肯定,但部分歐洲主要國家也開始面臨國內的民粹主義興起,未來對烏克蘭的支持恐怕不能只奠基於價值觀之上。至於與會者都好奇,川普會否希望美國與俄羅斯可以恢復如同他個人與普京的關係,則會受到美國內部普遍疑懼俄羅斯的民意所牽制。

至於川普上臺後,跨大西洋關係又將如何?蘇宏達指出,美歐之間的合作恐怕會出現困難,包括自由貿易、氣候變遷、網路治理,乃至國際組織等議題,雙方都可能出現不同調的情況。若是川普以關稅戰對付歐盟,則可能進一步引起部分國家的極右派勢力興起,更不利國際合作。

與談告一段落後,現場與會者積極提問,多集中在川普再次上任對臺灣的影響。與談學者共同指出,美國新政府對於臺灣一定會有新的期待,對臺灣而言必定是有機會也有挑戰。吳玉山勉勵各位與會者,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相關研究,方可面對變局而游刃有餘。

本校國際事務學院美國研究中心甫於本年9月設立,主要目的在於提倡美國研究與培養專業人才,目前中心主任為外交系教授兼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盧業中。中心本次承蒙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支持,於該會年會期間共同舉辦本次座談,未來中心亦將持續舉辦相關活動,歡迎各界指教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