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亞太區公共政策總監造訪政大 探索人文AI的未來與可能性

日期 : 2024-08-23 單位 : 秘書處
【國合處訊】
生成式AI如今已成顯學,如風暴一般席捲各領域,為因應AI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擔任OpenAI亞太區外部顧問,現職美商亞洲集團台灣和香港董事總經理的本校訪問學者陳澍,協助促成本次OpenAI亞太區公共政策總監昆瓦坦加恩(Sandy Kunvatangarn)訪臺,本校係昆瓦坦加恩訪臺期間唯一到訪、交流之高等學府。透過本次與OpenAI代表的拜訪交流,政大將致力於探索人文社科與AI整合、發展,進而向「人文AI(Humanistic AI)」方向前進的可能性。

本次活動講者昆瓦坦加恩,主管包含印度在內之亞太地區業務。昆瓦坦加恩於政商界皆有從業經驗,曾任美國國務院官員,後在Meta任職,與陳澍共事多年,是OpenAI於亞太地區聘請的第一位員工。本次亦是其任總監以來第一次以OpenAI代表身份來臺、應邀參加臺北亞太網路治理峰會(APrIGF)同時拜會我國行政院國科會、數位部。

隨著OpenAI對亞洲的重視,昆瓦坦加恩上任後已在日本、新加坡設立辦公室,預示著以ChatGPT為首的一系列人工智慧服務將在亞洲更深度交流、在地化,尋找AI如何在亞洲發展的可能性。有鑑於OpenAI在美國已與部分大學合作執行專案,研究AI安全使用、數位信任的公共議題,通過此次拜訪政大,昆瓦坦加恩希望更了解臺灣學者對AI政策、治理、監管方面的研究方向,未來亦可能開放部分OpenAI權限予臺灣學者提供研究支持與便利。

會議中,昆瓦坦加恩通過現場演示如何使用ChatGPT應用程式,向與會學者們展示ChatGPT在語言交流上的能力,與跨語言、語彙交流的潛力,副校長陳樹衡、國合長陳憶寧向ChatGPT提問,AI亦能理解問題、配合要求做出回應。會議期間,針對昆瓦坦加恩的報告,本校來自不同學院、不同領域的專業學者提出疑問與經驗。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林日璇、資管系助理教授向倩儀分享自己過去與AI相關的研究經驗,與未來可行的研究方向;傳播學院教授施琮仁,外交系教授李佳怡、副教授蘇卓馨,資科系副教授彭彥璁亦從自己的研究、教學專長出發,結合AI發展,從人工智慧之於社群媒體、法規監管、數位信任、著作權、有害與虛假內容防治等方向給予評價與迴響。副國合長林芝璇表達感謝昆瓦坦加恩受邀前來政治大學參與會議,分享激動人心的AI資訊。

「政大是非常獨特的大學,我們有超過200堂的AI跨文法商課程。」政大校長李蔡彥指出,「我們擅長社會科學的內容,同時也投入相當多精力在科技發展上,這是個步入AI時代的社會,科技與人之間的樞紐至關重要。」政治大學日前透過深度訪談本校學者、校外專家與跨領域研究計畫參與者,發表《AI時代高等教育的挑戰:專家訪談報告》,以AI政策白皮書為框架,思考AI時代下人文、社會科學專業如何從「懂AI」、「用AI」,到「幫AI」、「駕AI」,探尋人文、社會學科難以被AI取代的價值與優勢。政大積極推動各式跨領域學習課程、同時具備深厚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底蘊,且與政府單位、研究機構間的連結互動緊密,對於「人文AI」之研究有充分優勢。

將人文思維與人工智慧科技相互整合,OpenAI代表於臺灣高等學府唯一訪問政大,展現政大在AI時代不會缺席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