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所「亞太中國學」研討會 論亞太國家之中國學研究

日期 : 2021-10-22 單位 : 東亞所
【東亞所訊】
本校東亞研究所於10月21日舉辦「亞太中國學研究」(China Study in the Asia Pacifi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次主辦單位為本校東亞研究所、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協辦單位為中共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本次研討會受到教育部「大專院校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政治學領域「策論亞太安全治理」計畫補助經費辦理。研討會邀集國內外學者專家、青年學者與博碩士研究生,開放線上與會,參與相當踴躍,吸引諸多校內外師生共襄盛舉。

東亞所所長王信賢開幕致詞時表示,當今正是臺灣在世界局勢愈趨重要之時,廣泛多元地進行亞太地區對中國學相關研究,有其重要性與必要性。本所近年來培育許多青年學者投入中國研究,此次研討會邀請臺灣、韓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香港等青年學者,共同探討亞太國家在中國學研究領域的學術發展,研討主題多元且扎實,符合目前學術趨勢。王所長更期許青年學者與博碩士生將最新學術研究成果繼續深化,積極促進學術交流。

首場由本所名譽教授邱坤玄主持,邱老師提到臺灣的中國研究有其特殊優勢,韓國早期眾多中國研究的相關學者,多是受到東亞所的培養。邱老師更指出從韓國的中國研究學界,可清楚看見海峽兩岸對培育韓國學者的能量與質量差異。

第二場次由韓國全北大學教授趙英喆主持。臺大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及印尼總統大學教授賴劍文,透過採訪探討在印尼獨立前後,以及1998年5月後,來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印尼人對中國的理解和身分認同。中研院政治所助研究員賴潤瑤評論時表示,該研討會突顯出天朝和儒家正統對現代中越關係的影響,並提出傳統思維如何塑造當代越南對華的外交政策。然而不可忽視的是越南對霸權態度的理解與中國可能存在差異。比較韓國和越南兩國,雖然皆接受中國的朝貢體系,但兩國在處理權力不對稱問題上,卻表現出不同方式。

下午場次由本校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袁易主持,袁老師提到越南研究是主導世界政治的主角,智庫角色與民意之間的互動關係,這對越南當局而言是相當重要的課題。石之瑜老師提到從西方視角下探討蒙古研究,觀察當代美國蒙古研究知識體系,是提供臺灣的蒙古研究者尋找研究主體性的參考依據,該議題敏感、有趣且耐人尋味。同時在探討馬來世界的中國研究如此稀疏,發現馬來語世界對於中國學的了解是薄弱且有限,該區域如何塑造中國認知與形象呈現何種狀態,留下許多值得開展的空間,石老師鼓勵該場博士生們未來積極探索。

會議最後本校東亞所黃瓊萩老師總結表示,了解各國對中國學研究的探討是延續與深化臺灣與亞太國家關係的重要依據。東亞所期盼透過亞太中國學研究,為日後臺灣的中國學術研究與實務交流貢獻力量。本次研討會在與會專家學者的熱誠回饋、鼓勵與陪伴下圓滿落幕,讓此次參加發表的博碩士研究生們獲益良多,為會議畫下完美句點。東亞所也將持續舉辦學術研討活動,鼓勵來自不同領域與科系的博碩士生,彼此進行學術交流互動。

本次研討會遵照中央流行疫情中心規定,保持適當社交距離,與會者全程佩戴口罩,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僅在合照時暫時脫下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