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系邀請衛福部駐外代表 現任專職醫師談醫療外交
![]() |
盧道揚醫師和同學分享經驗。 |
![]() |
外交系連主任(左)致贈感謝狀及紀念品。 |
![]() |
盧道揚醫師和與會師生大合照。 |
盧道揚醫師主要專長是在於國際醫療、公共衛生行政等等領域,在醫療領域經歷相當豐富。盧醫師畢業於菲律賓法蒂瑪醫學院,曾經任職台東縣衛生局局長,駐外經驗也相當豐富,足跡遍及非洲馬拉威及史瓦帝尼,更曾經擔任衛生福利部駐美國代表。
盧醫師以非洲東部的氣候變化作為切入,指出位於此區的索馬利亞在美國大氣及海洋總署的紀錄上出現反常的波動,因此專家預測將可能爆發嚴重傳染疫情。果不其然,稍後爆發出裂谷熱這一出血熱疫情,特別是此區坦尚尼亞因資源缺乏加上人民習慣,疫情相當嚴重。透過盧醫師的引介及牽線,台灣的國際醫療行動在此開始介入,提供醫療物資進入該地,也從此搭起兩國的橋樑。雖然台灣和坦尚尼亞並沒有正式的邦交關係,但在醫療方面還是有往來。透過醫療行動不只幫助該國的醫療衛生,也搭建起友好的外交關係。
接著,盧醫師向大家說明國際醫療(International Health)的定義。其中最重要的是關注自己國家之外的衛生問題,特別是對於貧窮、發展中國家的狀況,這是國際醫療的核心價值。在國際醫療上的開發與執行均需要雙邊及多邊的合作,一個國家的單打獨鬥都不會是最佳的選擇。從此,醫療和外交兩個領域開始有了結合。
談到台灣在國際醫療領域商的地位,盧醫師說衛生福利部在美國、歐盟、世界衛生組織總部日內瓦及南非皆駐有代表。在這些國際醫療行動中,台灣和馬拉威之間雖然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因為過去的醫療援助,現在台灣醫學系的學生可以到馬拉威進行實習、研究熱帶醫學。
盧醫師之後也分享自身參加多場國際會議的經歷,包括參加世界衛生大會,以及到白宮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交流醫療衛生情形。擁有豐富經歷的盧醫師也提點了幾項在國際合作上的原則。第一,不要限制自己,有任何機會都要把握。第二,外交場合上的互信要用時間建立。透過共同的價值、合作目標,以自身的誠意和努力獲得他人的信任,進而達成合作。
盧醫師當然也不忘給國際醫療行動領域一些未來的期許。他鼓勵年輕的專業行政人員一起參與,特別是能以跨領域合作的形式。在其中也要能善用媒體,增加曝光,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價值、充實人文素養及適應環境的能力,包括文化、語言等等項目。盧醫師最後也鼓勵專業人才能進入國際醫療行動及談判領域服務,專注在相關議題的變化及國際情勢與醫療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