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提升學習效果與研究能力 社科院應社碩舉辦基礎工作坊

日期 : 2020-12-11 單位 : 國傳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應用經濟與社會發展英語碩士學程訊】
為增強學生學習效果與提升研究能力,社科院應用經濟與社會發展英語碩士學程(International Master's Program of Applied Econom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ES)於12月10日舉辦 Research Foundation Workshop,邀請學程授課老師本校財政系彭喜樞、國發所蘇昱璇、以及中研院經濟所與本學程合聘教師楊子霆,分別就應用總體經濟學(Applied Macroeconomics)、應用個體經濟學(Applied Microeconomics)、經濟學中的因果推論與數據科學(Causal Inference and Data Science in Economics)進行演講。工作坊由應社碩主任魏玫娟主持,除了應社碩學生之外,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程學生也報名參加。

蘇昱璇老師將於下學期在本學程開設應用個體經濟學。她在演講中除了介紹應用個體經濟學的內容之外,特別強調課程對個體經濟學之應用的層面。她說由於自己是發展經濟學專長,因此課程將會以發展研究領域中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為應用的主要面向。以研究的印度城市貧民窟為例,她解釋個體經濟學中對財產權的討論,能適切幫助瞭解貧民窟居民就業的相關問題。她表示若貧民窟的居民未享有自己的家所在的土地權,而必須整天在家捍衛土地,自然沒有辦法去謀職與穩定就業,家庭經濟與貧窮的問題也因此無法改善獲解決。

楊子霆老師專長是公共經濟學、勞動經濟學與健康經濟學,在本學程開設Causal Inference and Data Science in Economics。他提及因果推論是經驗研究的目的,並以「蘋果的價格上漲是否影響對蘋果的需求?」以及「基本工資上漲是否影響工作機會?」為例,說明何謂因果推論的研究。演講中除了介紹經濟學中的因果推論與數據科學之外,楊子霆也特別跟在場的同學們說明如何進行一項碩士論文經驗研究,並具體說明論文架構。他以經濟學的經驗研究來說明,就算最後的結果並不明顯,也可以對既有研究有所貢獻,例如研究結果證明若干理論假設或觀點有問題。但他強調研究方法是否有效度跟信度,是聲稱研究貢獻的關鍵條件。

國際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專長的彭喜樞老師除了說明在本學程開設的Applied Macroeconomics課程內容重點之外,特別強調課程的深淺會視每次修課同學經濟學背景知識,與基礎能力的差異進行微調。他表示若多數的同學在數學計算與模式方面較弱,則以讓同學瞭解跟熟悉總體經濟學重要理論為課程目標,但對於想進一步學習跟探究的同學,他非常鼓勵跟歡迎同學在 Office Hours找他討論。彭喜樞老師也邀請他指導論文的一位學程同學 Jonathan分享修課的經驗,除了預習、複習之外,特別是如何準備考試。Jonathan強調熟悉計量經濟學在論文研究中的重要性。

提問時間有同學問及應用個體經濟學課程中數學的比重是否會很重,也有同學詢問Data Science中所使用的統計分析軟體,以及透過網路自主學習數據分析相關問題。工作坊結束時三位老師都特別強調,歡迎同學於課後在Office Hours去討論進一步的問題,與會同學也藉此機會詢問三位老師指導其論文的可能性。

應社碩主任魏玫娟表示本學程的教學重點與特色,是以經濟途徑來進行有關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政策分析與評估,共有三個模組:Social Security and Welfare、Economics Analysis and Policy Evaluation、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因此必修課程包括Applied Macroeconomics、Applied Microeconomics、Research Methods,以確保本學程學生在最後進行論文研究時,能具備採用適當研究方法與相關經濟理論的知識與能力。魏玫娟提到舉辦這場基礎研究工作坊,主要也是因為學生表達,希望能對學程強調的核心研究途徑有更多的瞭解。

除了基礎研究工作坊之外,應社碩辦公室表示本學程與國發所將於12月15日中午共同舉辦發展研究講座,由英國University of Sussex 發展研究所的博士候選人林汝羽(Iris Ru-yu Lin),以「Emotions, Care and Discursive Powers: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in Monyul, Easter Himalaya」為題進行演講,分享她在中印邊界喜瑪拉雅山的Monyul進行田野的研究,歡迎有興趣的師生共同參與討論。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