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樂與音」系列活動 彭季康探索流行音樂的社會性

日期 : 2020-10-26 單位 : 傳播學院

【傳播學院訊】

傳播學院與創・自由教育平台合作舉辦「樂與音:文化、歷史與政治」流行音樂系列活動,邀請長期關注相關議題的音樂人、創作家、藝術家及歌手,分享流行音樂為當代社會帶來的啟發。

 

首場講座10日22日於新聞館展演廳舉行,以「流行音樂的社會性」為主題,資深音樂人彭季康與現場聽眾共同探索,流行音樂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關於「音樂這東西我明白,但流行是什麼?」的取名靈感,彭季康分享是化用歌曲《戀曲1980》中的一段歌詞:「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同時也向羅大佑──這位代表性的民歌歌手致敬。

 

從流行病學角度切入,彭季康不直接談論何謂流行音樂,而是先從「流行」的本質探討音樂傳播的意義。流行病學上,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寫作R₀,在R₀小於1的情況下,傳染病會逐漸消失;大於/等於1時則會形成流行病。彭季康說,「音樂為什麼這麼容易就可以流行,因為他的R₀幾乎是大於1的整數。」音樂與病毒相似,不僅同樣以空氣作為傳播媒介,連流行的特性也與之相同,當代音樂流行不起來的原因即在於傳播基數太小、音樂被侷限在同溫層之中。

 

彭季康也與現場觀眾討論,音樂究竟是「媒體」或「內容」?如果音樂是媒體的話,它乘載了什麼?兩位聽眾分別分享「聽音樂時會進入一種狀態,能感受到音樂想表達的情緒。」、「聽音樂是在記錄當下的一種狀態,它跟氣味一樣能帶我回到、穿梭某個時期。」彭季康進而總結:「曲抓人,詞抓心。」音樂是一種創作者與聽眾間的分享。

 

本次講座主持人,同時也是負責籌備「樂與音」系列活動的廣告系教授孫秀蕙表示,本校傳院計畫開辦流行音樂相關學程,舉辦這次的系列活動則是希望藉著和音樂領域專家及師生對話,反思傳播與音樂的更多可能。有別於他校音樂學院著重於技術層面的教學,孫秀蕙希望將傳院流行音樂課程定位於「運用人文科學探討音樂和社會的連結」,她表示:「音樂產業不會只是創作,它還有關於市場開發、關於行銷、關於音響工程。」期待能邀請更多音樂工作者進行分享,共同培育投入相關產業的人才。

 

「樂與音:文化、歷史與政治」流行音樂系列活動尚有「泰式奶茶、流行音樂與抗爭」、「字得其樂──煮字療飢作詞人」、「聲音散步:聆聽、連結與想像」、「聽/萬芳/說──《給你們》,我的去制約與還原」四場講座,將有不同領域的音樂工作者分享音樂與社會的連結。

 

更多資訊請點選:政大傳院「樂與音」流行音樂系列活動FB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