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後疫情時代下的政治經濟展望研討會 各國學者線上暢談

日期 : 2022-06-06 單位 : 俄研所
【國際事務學院訊】
本校國際事務學院於5月31日舉行「後疫情時代下的政治經濟展望」線上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The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RSIS)多位學者進行學術交流,以「後疫情時代的美中競爭」、「後疫情時代的全球與亞洲安全」與「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經濟」三場次為主題,共同討論在後疫情時代下,大國政治、安全與經濟議題的當前情勢與未來發展。

本研討會首先由國際事務學院院長連弘宜進行開場致詞,感謝南洋理工大學RSIS同仁對於兩校學術交流的鼎力支持,也提及本研討會的促成有賴教育部的贊助。連弘宜更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與該校進行合作,期盼能夠在不久地將來進行當面的學術交流,也預祝今日的研討會能讓眾多線上的學者與師生收穫滿滿。

上午場共有兩個場次,第一場次開頭由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院長Ralf Emmers主持,介紹主題為「後疫情時代的美中競爭」。首位發表人RSIS助理教授Evan Resnick介紹其文章以美國學者Graham Allison對於美中競爭的修昔底德陷阱論點為出發,延伸討論崛起大國與既有霸權的競爭下所未被論及的「盟友」因素,將可能使得原有的權力轉移進程被加速或延宕,也連帶產生與過往認知不同的政策啟示。評論人本校外交系助理教授Fabricio Antonio Fonseca Fernandez讚許了Resnick利用諸多歷史案例去發展「盟友過敏症」的概念,也提出了幾項問題:二戰前後的結盟型態變化、霸權對於盟友的偏好與Quad(四邊安全對話)中的印度等例子,期許文章能被更深入地探討。第二位發表人外交系副教授吳崇涵則是探討美、中之間在不同議題領域升高的衝突,包括前總統川普與目前總統拜登不同的對中貿易政策;疫苗競爭和盟友型態上,改採「多邊軸輻式(hub-and-spoke)盟友架構」,更為強調民主價值的重要性,以及,針對美國在《台灣關係法》下的戰略模糊延續性,分析了美國所運用的切香腸戰術(Salami Slicing Tactic)。而評論人RSIS助理教授Su-Hyun Lee也進一步提出了吳崇涵文章中的疫情、貿易與安全三支柱,是否有同步或相互影響、涵蓋的可能,以及拜登的貿易外交被認為與川普時期並無太大差異的批評等問題。第三位發表人RSIS副教授Hoo Tiang Boon探討新加坡如何處在美中大國競爭下,以國內政治的角度提出新加坡的指南,並點出了三項教條(dogma):BMI(Balance of Power權力平衡、Multilateralism多邊主義、Identity身分),藉以佐證目前該國的避險策略。評論人本校東亞所副教授楊昊則是針對發表點出了主要的兩項貢獻、建議與問題,包括未來世代是否會持續採行此指南與教條,以及與印太戰略相關等問題。

緊接著由外交系主任盧業中主持第二場次「後疫情時代的全球與亞洲安全」。第一位發表人RSIS副教授Anit Mukherjee對於印度的軍事轉型與亞洲的權力平衡提出幾項觀察角度,由印度主要面臨的外部威脅──巴基斯坦、中國與內部威脅-反叛亂作切入,加以說明印度的軍事現代化,以及其對印太地區所象徵的意涵。而評論人外交系副教授陳秉逵則是提出印度軍事、國防預算投入意願、坦克、戰機之外的新型軍事科技,以及阿富汗對於內部動盪的影響等議題值得探討。第二位發表人外交系副教授李佳怡聚焦討論「恐怖份子認定(terrorist designation)」作為打擊恐怖主義工具的有效性,介紹目前四種認定的手段:譴責、武力使用、制裁與反恐法規,以及運用量化方法檢驗「指定」的一般效用與其他變因如基地數量與組織年齡對於效用的影響。評論人RSIS副院長Kumar Ramakrishna肯定在恐怖主義模糊定義下,文章利用不同變因討論反恐效用的貢獻,並點出媒體所扮演的角色及孤狼恐怖主義能對後續研究提供不一樣的探討途徑。第三位發表人東亞所教授黃瓊萩以中國關係模式與外交倡議為題,講解不同於西方強調以規則(rule)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中國所著重的原則(principle)包含更多彈性空間,以及中國的多邊主義倡議如:中非合作論壇,以涵蓋、連結、對話為目標,而非西方以「價值」鑲嵌的多邊主義。評論人RSIS副教授Hoo Tiang Boon針對論點延伸出了幾項綜觀性問題,包括關係理論如何適用於不同的權力互動、中國價值的戰略目的和「敵意平衡」有別過往制衡理論所提供的解釋可能性。

下午第三場次則是由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魏百谷主持,討論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經濟。首位發表人外交系教授張文揚以小島嶼開發中國家(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IDs)為研究案例,透過2009到2019年間,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國家對SIDs援助行為,研究氣候變遷適應援助(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id)與性別地位的關聯性,並觀察出OECD國家將性別因素納入考量,顯示此類援助的「需求」特性。評論人RSIS研究員Tamara Nair也提及了東南亞國家女性勞工在「向下競爭效應(race-to-the-bottom)」下的低薪現象與國外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的關聯,以及研究設計上關於國家篩選與性別定義的建議。第二位發表人早稻田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科副教授Tomoo Kikuchi主要分析「海外股權投資(Foreign Equity Investment)」是否促進經濟成長,由先前研究聚焦投資組合中的債權工具作延伸,此次檢驗另一項工具「股票」,並得出兩者間正向的關聯。評論人本校經濟系教授莊奕琦則建議發表者可以將文章加入解釋理論或機制,使得影響經濟成長的眾多因素中,能夠更凸顯兩者關聯性;另測量工具方面,莊奕琦也提及「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可為後續研究所參考。最後一位發表人RSIS助理教授Su-Hyun Lee觀察「中國對外援助」與「聯合國遊說行為」的關係,試圖關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非常任理事國」與「人權理事會成員」,如何影響中國的對外援助分配型態,藉以驗證援助背後的不同目標的假設:獎勵朋友或是獲取支持。評論人早稻田大學副教授Tomoo Kikuchi則進一步認為前述的假設可以進一步被歸類成中國戰略的「守勢」或「攻勢」行動;此外,對援助與獎勵朋友之間的因果關聯,Kikuchi也認為這樣的關聯性需要考量倒果為因的可能。

最後,閉幕致詞則是由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魏百谷發表,對於今日參與這場線上研討會的師生表達謝意,也特別感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多位學者的貢獻,並期待未來有機會在本校舉辦實體研討會,使雙邊有更直接的學術交流。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