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我的臺北 你的臺北 林夏如、趙哲儀新書發表談城市精神

日期 : 2022-01-19 單位 : 創新國際學院
【創新國際學院訊】
一月,臺北亦如過往飄起冬季綿綿細雨,這可能是多數人對臺北冬日的既定印象。而你我,又是如何定義「臺北精神」?

《城市的精神:何以城市認同在全球化時代如此重要》本書原是2000年初貝淡寧(Daniel A. Bell)及艾維納・德夏里特(Avner de Shalit)兩位學者共同著作,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的英文書籍。時經20年後,2021年由雙囍出版社再版的中文繁體版除保留原著介紹的九個城市外,經作者同意,特別增錄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訪問教授林夏如、曾任高盛集團亞洲分公司戰略部執行董事趙哲儀共筆的,〈台北:有人情味的進步之城〉,作為本書於臺灣出版的特別篇,並深入探討全球化下你我認知的「臺北」,其城市精神究竟為何?

本次由創新國際學院與社科院合辦之新書發表會,特別邀請兩位作者分享撰寫臺北章節時,他們所看到、感受到臺北的模樣,及作為城市漫遊者(Flâneur)的兩人如何對各自生長的臺北和其他國際城市進行比較。本書究其原著一改過去政治科學中,以宏觀視野(Macro)、或以國家為單位(Nation as a Unit of Analysis)同質化民風及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的研究方法,循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理論精神,跳脫同質性及時空的限制,藉由著地觀察,以實地生活、調查及訪談,反覆驗證並詮釋各個城市所代表的特色、氣質及核心價值,進而定義出「城市的精神(Ethos)」。

引談人創新國際學院陳虹穎老師提及,本書以作者經驗論述城市精神,雖看似跳脫標準的學術研究方法且帶有主觀色彩,但實際上作者透過剖析自身經驗及有限的片段,串接起不同群體及社會階級所共享的精神來定義其共同生長的城市。林老師表示撰寫本書時其實相當兩難。一來,臺北精神的定義包含面向廣泛,任何城市均可能因為其社會地位、地域、性別而有不同的城市精神;二來,為自己生長的城市定位時,除了追溯自身歷史外,找尋比較的利基點也相當有挑戰性。書中兩位作者以共同分別居住過的香港做為比較城市,透過爬梳兩地在民主進程及社會運動領域的聯繫,牽起兩座城市政治經濟命脈,也相應出臺灣與香港各自在面對中國壓迫下不同的命運和發展。

趙女士表示當初所撰寫的臺北章節,其實原篇名為〈台北:大城小鎮〉,主要原因是臺北相較於紐約或其他國際城市,更能帶來富有人情味的「溫度」,例如臺北對多元的包容性,讓她能坦然且真實的表現自我,這也是她從香港回來後發現臺北額外可愛──像小鎮地方親民的一面。與談間趙女士坦言:「其實在場的每個人都具有資格為定義臺北,你我所認知的臺北,與我們祖父輩所認識的臺北必定因時空及經歷而有所不同,但精神不變」。

席間尾聲林老師鼓勵在場所有人都能為自己所認識的臺北定義,發掘城市中那些潛移默化人們行為的歷史、文化,並透過網絡社群接起社會紋理,為世代延續臺北精神。

書籍資訊:

書名:《城市的精神:何以城市認同在全球化時代如此重要》
作者:貝淡寧(Daniel A. Bell)、艾維納・德夏里特(Avner de-Shalit)、林夏如、趙哲儀(第十章〈台北〉)
譯者:吳萬偉
出版社:雙囍文化

2021繁體中文版特別收錄〈台北〉篇作者:

林夏如 (Syaru Shirley Lin)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國際關係訪問教授,長期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林老師也是布魯金斯學會外交政策項目非常駐資深研究員和「堅韌社會再造委員會」亞太中心主席,致力於籌建後疫情時代之經濟、健康與環境的永續發展。著有《台灣的中國兩難》,原文由美國史丹佛大學出版社發行;中文版由商周出版。目前研究主題為東亞(包括臺灣)的高收入陷阱問題。臺北出生的林老師擁有香港大學博士學位,亦是哈佛大學的優等畢業生,在哈佛時為臺灣文化學生會創會會長;曾任高盛集團合夥人。

趙哲儀
在臺北出生長大。臺灣大學經濟系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企業管理碩士。曾任高盛集團亞洲分公司戰略部執行董事。現為聚焦超聲波基金會(Focused Ultrasound Foundation)理事和亞洲區顧問。喜好旅行、閱讀和研究宗教。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