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論壇Ⅰ:臺大教授石之瑜談旗袍文化與國關理論的再開展

日期 : 2020-05-28 單位 : 東亞所
【東亞所訊】
本所主辦之「東亞論壇」系列演講,本學期第一場次於5月27日舉辦,邀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以「旗袍文化與上海的浪漫主體:後西方國際關係的再開展」為題,分享其近來由旗袍文化得出的啟發與理論反思。演講由本所副教授王韻主持,副教授黃瓊萩與談。石老師為知名學者,其研究專長為國際關係、中國研究、政治心理學、文化研究、知識人類學等,吸引眾多師生響應前來。

石老師一開始即談到後西方國家理論、關係理論與角色理論三者的對話,針對主流國際關係理論所強調的主體性、地域性、空間性等進行反思,從「為何要問我是誰」的問題出發,跳脫以領土、國家、地域等物質性與人的肉體所占據的空間聚合思考模式。

石老師指出,張藝謀所執導《金陵十三釵》(改編自嚴歌苓同名原著小說)中的旗袍橋段,以及宋美齡身著旗袍赴美國國會演講時當地媒體的報導,顯示出旗袍帶來的不同象徵與流動性意義。旗袍本身的複雜性與穿著者所產生出來的意象,不是由衣物本身所決定的,而是由穿著者以及與其作為對照的觀眾,並且其意義是可以隨時改變的。

石老師主張旗袍亦可做為一種social site,以此取代國際關係理論往往只以領土或空間作為site,而減少對他者壓迫的可能性。石老師舉例,大陸改革開放前後,旗袍代表不同意向(現代性與懷舊象徵),而90年代開始上海將旗袍作為城市象徵,也是因為此地本有的特殊性,亦即「海納百川,開明睿智」,這和旗袍一樣,皆為沒有other的self,不具有對抗性,對內、對外皆不易產生衝突,卻又不會被奴役。

因此石老師認為旗袍做為一種social site,穿旗袍的人與觀眾之間建立起一種關係,是一種舒服的狀態,由穿著者提供觀眾服務的關係,而非互為敵人的對抗關係。且此種關係是仰賴設想、依憑不同場景而發揮,無法事先決定,且僅存在當下的關係。

演講尾聲與會師生就實際應用、關係的穩定性、旗袍的影響力與話語權等問題作更進一步的討論,在知識交流與理論層次的對話中,本學期首場東亞論壇也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