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 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新書發表會

日期 : 2022-06-20 單位 : 人文中心

【人文中心訊】

人文中心於6月16日舉辦「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新書發表會」,將歷時7年編校過程,成書42冊的《事略稿本》編校本,正式對外發表。

 

中心自2015年起推動「《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編校出版計畫」,經國史館授權,與國史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合作,邀集專門領域的學者,對《事略稿本》進行文字辨識與繕打勘誤,更整理補充闕漏之年分,分三期進行編校出版。陸續於2016年出版「抗日戰爭時期之蔣介石先生」13冊;2018年出版「國共內戰時期之蔣介石先生」8冊;第三期「抗日戰爭前之蔣介石先生」21冊亦將出版,集結為「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

 

配合防疫,活動以視訊模式召開。邀集長期支持與多方協助編校計畫的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美國華美醫學基金會主席暨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所長核心委員會委員李摩西、中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蔣方智怡,以及本校副校長王文杰錄製致詞影片。馬英九特別肯定《事略稿本》編校本的價值,期許「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能夠在中國現代史研究領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致詞貴賓對於叢書的出版,都給予了正面的評價。

 

發表會也同時請到參與計畫的專家學者,以及從事相關議題的學界同儕,由個人研究經驗及專精課題為切入點,就《事略稿本》編校本的內容、價值與應用,發表高見並共同研討,增益叢書的學術深度與廣度。共規劃三個場次,第一場次由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林桶法主持並與談,由本校歷史學系兼任教授劉維開與周惠民,分別由《事略稿本》的原始檔案、編校出版計畫的執行過程,以及《事略稿本》編校本的學術價值詳加闡述。

 

第二場次則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張力主持,以《事略稿本》及相關檔案史料研究應用分享為主題,請到5位海內外學者,現身說法。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侯坤宏,曾任國史館纂修,由財經史、佛教史的視角,說明史料的運用;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應俊豪,從外交史、國際關係的角度,舉1934至1935年間,蔣中正對剿共及日本侵略的看法為例;美國聖羅倫斯大學政治系教授黃倩茹(Grace Huang),其於2021年出版Chiang Kai-shek's Politics of Shame: Leadership, Legac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hina,聚焦討論蔣中正的「雪恥」之道(Politics of Shame),旁及甘地的非暴力抵抗運動;浙江大學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陳紅民,提出《事略稿本》同時具有一手史料與二手史料的特殊性質,並分享長年使用的經驗,如撰成〈蔣介石與1934年浙江旱災救濟〉專文;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商學院教授段瑞聰,2021年出版了《蒋介石の戦時外交と戦後構想──1941-1971》(《蔣介石的戰時外交與戰後構想(1941-1971)》),此次以發生於1936年的「二.二六事件」為例,介紹檔案的使用及解讀。這個場次,讓與聽者充分了解檔案史料應用於學術研究的具體途徑。

 

最後由中心主任、歷史學系副教授藍適齊主持,邀請在編校出版計畫的執行過程中,悉心戮力,貢獻尤多的周惠民、劉維開與林桶法三位教授共同與談。對於經過勘誤、補正後的《事略稿本》編校本,林桶法也指出,希望日後學界研究者能多加使用並引註編校本的內容,將更有學術價值。三位學者也不約而同對此後進一步朝向檔案資料數位化的開展,提出建言並寄予厚望。藍適齊回應人文中心將持續推動民國史檔案資料的整理,並開創更多相關的研究課題,期能引起學界和社會對於中國近現代史的關注。

 

「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這套書,不僅是蔣中正個人前半生的珍貴史料,同時也是國民政府遷臺前的重要紀錄,兼容了個人小歷史與世局大歷史的關鍵讀本。為推廣叢書並普及史識,也在中心的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rcnccu),規劃相關子題:事略大講堂影片,邀請名師開講事略琳琅;圖解事略小學堂,以圖代文簡明表意;奇文異史專欄,闡述課本之外的大眾史學。由多元途徑,讓《事略稿本》編校本進入眾人視野,訂購資訊亦於會後公告於中心網站(https://hc.nccu.edu.tw/)。

 

最後,全程參與發表會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金以林,特別提出在百年前的6月16日,孫中山先生於廣州蒙難,因而在兩年後,指示蔣中正籌辦黃埔軍校,蔣同時也成為了創校校長。而在百年後的今天,「新編蔣中正事略稿本」在同樣是由蔣中正創校的政治大學,舉辦新書發表會,也是一場歷史機緣。

 

今天的發表會,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同時也是另一個新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