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南方的發展.學」講座 暢談臺灣作為接觸地帶

日期 : 2021-12-09 單位 : 國發所
【國家發展研究所訊】
國家發展研究所於12月3日下午舉辦Developments in the Global South系列講座,邀請著名漢學家、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教授Susanne Weigelin-Schwiedrzik(魏格林)以「Taiwan as A Contact Zone(臺灣作為接觸地帶)」為題進行演講,演講由國發所兼任教授高永光主持。

Weigelin介紹如何從國際關係理論的角度來理解接觸地帶(Contact Zone)的概念,她首先說明Contact Zone的幾個特點:被爭議、對區域政策與區域競爭起重要作用、隨地域權利變化而變化、命運由大國決定、做選擇時參考本地域歷史經驗等。Weigelin強調接觸地帶的居民文化具有多樣性,其生活方式具有強烈的實用主義色彩,而主體性則展現於其彈性與接受兩可性的能力。

Weigelin指出,在東亞歷史上,中國的朝貢體系中,各朝代都是東亞主導力量,而琉球、臺灣、朝鮮半島、東北三省都是接觸地帶。19世紀中期以後,日本對朝貢體系提出挑戰,為取代中國作為東亞中心做準備,其中一個策略就是把附屬國從中國區隔開來,使其依附日本,Weigelin並以一幅日本繪製以臺灣為中心的東亞地圖,說明這些接觸地帶在中日競爭中起的決定性作用。

在不同歷史時期,臺灣都成為東亞與歐洲(明鄭時期),中國與日本以及東亞(日據時期),中國與美國(二戰後)的接觸地帶。這一系列的歷史發展使臺灣成為東亞的海洋中心,一個居民具有多樣性、多語言文化、貿易和各種往來的接觸地帶。Weigelin隨後以二戰前臺灣人民面臨巨變的反應:從甲午戰敗割臺時最初官民奮起反抗,到隨後的少數反抗,精英合作,百姓無奈;而日本殖民統治者則針對臺灣這一接觸地帶居民的實用主義特性,以部分的尊重他者的方式換得精英的支持,說明臺灣作為接觸地帶的特點。Weigelin強調接觸地帶居民服從於無奈不等於忠誠,而是接觸地帶居民生活方式彈性的體現,這種彈性正是接觸地帶居民主體性的重要表現。與此同時,接觸地帶居民的合作與服從也會產生與統治者的情感牽絆的問題,亦即每當臺灣發生巨變,既有執政者的失敗同樣也會投射成接觸地帶居民的失敗,因此,從原統治中脫鉤或解放出來的居民情感未必是正向的。

Weigelin總結接觸地帶的定位,基本上是根據地域權利的分配變動而變化,但是其地域的政治性質離不開地域大國的權利分配。所以,接觸地帶居民的適應性、多樣性、多語言性文化則是居民主體性之強而有力所在,但同時也是其弱點所在。如果接觸地帶居民決定放棄其適應性和彈性特點,就會失去其特性,這也許也可以說明臺灣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就在於如何在發揚其特性與加強其主體性之間做出選擇。

有學生提出為什麼很多接觸地帶(如朝鮮半島)在二戰後成為聯合國託管地的疑問,Weigelin認為這是當時美、蘇兩大強權吸取一戰前,列強因為小國大打出手的經驗而制定的政策,但朝鮮戰爭的爆發則顯示這一政策的失敗。

Weigelin詳盡介紹自己近期以臺灣接觸地帶寫作東亞史的歷程與收穫,並就「contact zone」一詞和與會師生共同討論如何呈現合適的中文翻譯,國發所博士生季宇琦提出以大陸地區「搭界」用語,助理教授何浩慈則認為跨領域文化人類學中contact zone的中文翻譯「接觸地帶」已是通用詞彙,以此說明當有助於跨學科的學術互動,Weigelin深以為然,並考慮以此作為其專書的中文標題文字。

Weigelin出色的華語能力與獨特的歷史敘述方式使得本場講座異彩紛呈,在座師生連連讚嘆,視野大開。國發所所長林義鈞表示,在全球「大南方的發展.學」的學術型塑過程中,南方與北方並非只是以往簡化為已開發國家(北方世界)與開發中國家(南方世界)的探討,而是一個跨地域、跨文化、跨階層、跨議題,乃至跨學科的再省思、再對話,Weigelin教授提出臺灣作為「contact zone」的思考,當不止於國際關係領域,應該也適用於臺灣在全球南方發展的定位。

主持人高永光亦感謝Weigelin教授遠在千里之外的學術成果分享外,也提及她多年前在我國國科會與奧地利科學基金會的支持共同下,帶領維也納大學漢學中心與本校台灣研究中心建立起學術合作的歷史。Weigelin對此回應臺灣是華人研究社群的佼佼者,政大又是臺灣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重鎮,她相信政大就是全球漢學研究的「接觸地帶」,希望政大未來能更積極擔任合作橋梁,創新全球漢學研究的結盟策略。高永光老師也與Weigelin教授相約疫情之後,政大再聚,繼續全球華人區域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制度相關議題探討,再續雙方跨國學術的合作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