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PPESA講座 吳聰敏從經濟看臺灣婦女地位改變

日期 : 2021-12-08 單位 : 社科院
【社科院訊】
臺大經濟系名譽教授吳聰敏於12月6日應本校社科院力邀,以「從糖業與電子業看臺灣婦女地位之改變」為題,於PPESA跨領域講座暢談長年研究精要,並邀請社會系副教授鄭力軒自社會學角度對談。吳老師以臺灣經濟400年研究享譽學界,因此本講座除院長楊婉瑩、主持人PPESA召集人翁燕菁外,尚吸引包括勞工所劉梅君老師、民族系藍美華老師加入這場臺灣經濟發展改變女性地位的論證。

吳老師首先強調,所謂女性經濟地位的提昇,遠非性別平等,而是略為改善了原本極為低落的女性處境。吳老師自浩瀚史料中建立「解纏足」與糖業發展的關聯。臺灣早期農業社會勞動力結構下的重男輕女,女性在經濟活動中淪為商品。畜養「查某嫻」的婢女交易,一度因1899年後國際茶葉價格的攀升,而使婢女交易價格翻倍,因製茶需要女性勞動力。而類似的現象發生於糖業。現代化製糖廠「糖廍」的出現,因應甘蔗運輸的小火車與縱貫線,日本力推糖業以及日本本土蔗糖市場的需求。數據顯示,以供應糖廍甘蔗需求為主要經濟活動之區域,婦女「解纏足」比例高於其他地區。臺灣至1905年前將近八成婦女纏足,固然因1915年總督府禁纏足而停止,然而解放既有纏足則屬自願,經濟活動與勞力需求提供解纏足之誘因。

於19與20世紀之交,臺灣女性地位低落的數據佐證,尚有所謂「失蹤婦女」問題。女嬰自出生即未受等同於男嬰般的照顧待遇,甚至疑似有未報戶口的殺女嬰現象。吳老師自數據回推演算,因此經濟考量而未能成人的女性估計有24萬人。而當女性成年後也同樣可能成為生產力之後,女嬰將獲得較好照顧,存活率便可接近男嬰。死亡率固然與公共衛生息息相關,然而經濟與勞動型態顯然有其關鍵作用。戰後的電子業、紡織業發展,則是提供中南部年輕女性離家投入勞動市場的誘因。北臺灣工廠的大批女工,雖然收入一大部分要寄回家,卻也從沒有私人財產進入擁有私人財產,女性從依附家戶轉而自立門戶,改變了經濟地位。

鄭力軒老師接著以臺灣社會學先鋒陳紹馨為主軸提出回應,同時預告專書即將問世。以黑格爾社會學思想為基礎,市民社會的形成會出現一個漫長的質的變化及相應時間點,1920年臺灣戰後的死亡率正可以反應社會質變的結果,接受公共衛生觀,等於不再以傳統天命角度看待生死,死亡率便可被控制。而婢女、養女制度的消失等女性地位的轉變也可用於此。經濟成長和社會學的質變雖時間點看似沒有絕對相符,然而在社會規範和經濟活動之間,其交互作用仍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講座意猶未盡地持續進行到將近下午2時,綜合討論也同時開啟許多待考數據的解讀難題,例如何以女性死亡率之下降於1910年與男性出現死亡交叉,又如客家社群女性經濟地位,當年為何高於閩南族群的女性。另如嬰兒性別比與胎次關聯、生產力與公共衛生等踴躍討論。在這次演講分享與交流後,與會者們皆有更多啟發與體悟,社科院也將持續舉辦跨學科的學術交流互動,促進學術理論跟專業社群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