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雅講座 張曉風「一個牽一個」幽默傳授治學心法

日期 : 2021-12-07 單位 : 中文系
【中文系訊】
「2021孝雅人文講座」第二場次於11月29日上午假百年樓國際會議廳舉行,本系列演講由政大思源基金贊助、中文系主辦。此次特別邀請兼具作家、學者多重身分的教授張曉風進行講題:「一個牽一個」,風趣的話語中傳遞治學、資料收集的珍貴心法給年輕學子們,並鼓勵與會同學們保持探索事物的好奇心、深化自身知識網,才能真正「懂」得文化背後的意涵。

張老師成名甚早,擅長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類。除創作、教學之外,更跨足政治領域,可謂兼具典型與非典型之文人特質。本場主題為「一個牽一個」,亦可改為「懂」、「哇栽」。如何養成學術性格?張老師點出應對正確知識保持好奇與求知慾,並在有興趣的知識領域中,持續厚實知識底蘊,再將其進行串聯、貫通,「一個牽一個」,便能形成一個具有立體結構的整體形貌。

張老師以廣博的學識、風趣的口吻,列舉數例來說明何謂「懂」與如何「懂」的事物背後的文化意涵。她以著名作家、編輯瘂弦至美國留學的經驗為例,當時因文化的隔閡,瘂弦上課時無法聽懂教授講笑話,非常痛苦。就連要聽得懂笑話,都需要十足的文化背景知識。

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最怕的是一知半解,張老師曾在演講中聽到講者誤用了《論語.子罕》:「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講者將孔子所言之「賤」解讀為「道德上的不足」,此為因缺乏古代知識、文化的背景而造成的錯誤解讀。此外,透過細緻的文本解讀與資料查找,可以更深入詮釋文學作品中的符碼。張老師將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的「黃狗」和「蒼鷹」進行深入的探究,「左牽黃,右擎蒼」除描寫田野生活景象外,實際上用了《史記》的典故,源自李斯處死前,對兒子言及懷念過去與其一同打獵的景致,更添感傷,也昭示了文人愛用典故,無一字無來處。

在對知識的探究歷程中,除了努力求索外,有時還需要特殊的機緣。白居易〈香山避暑〉:「紗中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踏翠微。」張老師對於其中的「竹疏衣」感到十分好奇,但經過一番查找都未能找到何謂「竹疏衣」。多年後,某次至馬來西亞麻六甲參訪時,才偶然在博物館中發現了類似「竹疏衣」的服飾,解開謎底。除此之外,知識的探求還需相關領域好友的協助,合肥四姊妹之一的張充和女士的書法詩句:「見龍新水寶紅茶」,其中的「寶紅茶」引起了張老師興趣,後來才發現書寫訛誤,應為「寶洪茶」,透過茶葉達人吳德亮之穿針引線,才解開「寶洪茶」之謎。

關於查找資料的方法,張老師推薦二部工具書:《中文大辭典》、《漢語大詞典》,查找詞條後再搭配原典閱讀可以深入了解知識。講座尾聲與會同學請教使用網路蒐集資料的方法與心法,張老師提醒同學們要注意網路資料的潛規則與下關鍵字之方法,再加上特殊的運氣與相關領域朋友的協助,便能夠揭開問題背後的層層面紗,由微入深,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